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、网络教学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, 并结合教师科研项目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“第二课堂”。采用了图、文、声、像、动画等多媒体技术,使内容生动活泼,易于理解。课程以网络和课堂教学为支撑,以课堂教学为主,结合教师答疑、学生讨论等形式使该课程体现出交互性、开放性、自主性、协作性等特点。
本课程教学内容可以简而言之地涵括为:两种系统(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),两类方法(时域分析方法和变换域分析方法),三大变换(傅里叶变换,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)。在课程的体系结构上,将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并列进行研究。在具体安排上,分章先讨论连续的再讨论离散的,系统函数和状态变量分析两章则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一起讨论,以通信系统为应用背景,以系统对信号的响应为主线,展开对“信号与系统”课程的教学。